牧草收割机的轰鸣声惊飞了檐下麻雀,老张蹲在刚翻新的土地旁,指尖捻起一撮泛着油光的黑土。这个被村民称作"盐碱窝"的角落,将在三个月后迎来三百头波尔山羊的入住。

硬件设施是牧场运转的骨架。六间红砖拱顶圈舍的跨度足有八米,每间都配备独立通风道和自动饮水槽。饲料加工区里,新到的粉碎机正将苜蓿草茎秆碾成两指宽的颗粒,老张特意留了道斜坡让碎草自然滚落,避免金属碎屑混入。"机器牙口硬,牲口嚼不烂的料会闹肚子。"他边说边用铁钩挑起刚出仓的饲料,表面泛着均匀的焦糖色。
防疫注射日历压在饲料配方本下,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每头牲畜的免疫时间。去年冬天那场口蹄疫让整个村损失过半羊群,现在每头种羊的体温计记录本都要随身携带。老张蹲在羊羔舍前,手电筒光束扫过每只小羊的耳后褶皱——那里藏着判断寄生虫感染的关键。
种公牛后槽牙磨损程度判断着配种黄金期,老张的皮尺能准确丈量母羊的怀孕周期。他独创的"三三制"饲喂法在圈舍里流转:上午三小时青贮饲料加下午三小时苜蓿干草,中间穿插两次盐砖投喂。这种搭配让羊奶产量提升了四成,去年中秋刚送出的二十箱羊奶就换了台二手冷藏车。
运输车队的轮胎印在晒场压出深沟时,老张正和县里来的质检员核对检测报告。他特意在包装箱底部垫了层当地特有的红黏土,这种富含钾元素的土质能锁住奶香。"超市冷柜里摆着我们的羊奶,标签上要写清牧场经纬度。"他掏出手机展示刚注册的"山野牧歌"小程序,首页是实时更新的草场监控画面。
当第一车羔羊运往屠宰场时,老张在圈舍东南角种下了二十株沙棘。这些不起眼的灌木将在五年后结出养羊的黄金饲料,而此刻他更关心的是明天要安装的智能项圈——能监测每只羊的采食量、运动量和体温波动。夕阳把圈舍的影子拉得很长,远处传来新购的挤奶机器人启动的嗡鸣声,惊醒了正在啄食草籽的灰喜鹊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