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款被家长列入黑名单的APP,你家孩子手机里可能就有
最近在小区家长群里,李阿姨发了个截图把我吓了一跳。她上初二的儿子半夜躲在被窝里刷短视频,结果跳出来一堆不堪入目的内容。这事儿让我想起上周开家长会时,班主任特意提醒我们要检查孩子手机里的APP。

(100款黄台禁用APP名单)
为什么这些APP会被禁用?
先说个真事儿。同事老王家儿子才五年级,最近成绩直线下滑。后来发现是沉迷某款社交APP,里面全是"处CP""找哥哥"这种内容。更可怕的是,这些APP往往藏着这几个坑:
- 软色情内容:打着二次元、cosplay的幌子打擦边球
- 诱导充值:用虚拟礼物、会员特权诱导孩子消费
- 隐私泄露:要求获取通讯录、定位等敏感权限
- 不良社交:匿名聊天功能成为网络欺凌温床
100款高危APP清单
我特意整理了教育部门通报过的、家长反馈最多的100款APP。注意看这些分类:
短视频类
小咖秀 | 最右 | 微视 |
火山小视频 | 美拍 | 秒拍 |
社交类
- 探探
- 陌陌
- Soul
- 积目
游戏类
特别是那些看似益智实则氪金的:
- 迷你世界
- Roblox
- 第五人格
怎么发现孩子装了这些APP?
我闺女有次把某款APP伪装成计算器,后来我是这么发现的:
- 查看手机电池用量,异常耗电的APP要警惕
- 注意隐藏文件夹,很多孩子会把APP图标改成"学习资料"
- 突然出现的陌生消费记录
记得邻居张老师说过,她发现儿子半夜手机发烫,后来在"文件管理器"里找到了伪装成系统工具的直播APP。现在的孩子可比我们小时候机灵多了,上周还看到有孩子把游戏图标换成"英语单词"的。
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和孩子约法三章,我家规定周末才能玩1小时手机,而且要当着我的面解锁。刚开始孩子闹情绪,后来发现作业写完能出去踢球,反而更开心了。
最近学校心理老师推荐了本《数字时代家庭教育指南》,里面提到个方法挺管用:和孩子一起给手机APP做"体检",把可疑的APP比作"垃圾食品",孩子自己就会主动卸载了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