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你世界的巨型咕噜水母脚本 触手,迷你,水母

wsnrs

当巨型咕噜水母在迷你世界横着走:一份野生脚本改造指南

触手

凌晨3点,我第27次被巨型咕噜水母的触手拍回重生点,终于悟了——这玩意儿根本不是常规生物,根本是行走的代码风暴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说,怎么让这个粉紫色果冻怪既保持呆萌又能玩出花样。

迷你世界的巨型咕噜水母脚本 触手,迷你,水母
(迷你世界的巨型咕噜水母脚本 触手,迷你,水母)

一、先搞懂这坨果冻的底层逻辑

咕噜水母的原始脚本就像被熊孩子揉过的纸团,官方给的API文档里藏着这么几个关键参数:

  • 膨胀系数:0.8-1.5之间浮动,数值越大越像充气过度的气球
  • 神经脉冲频率决定触手抽搐的魔性程度
  • 黏液残留时长默认15秒,改了这个能让你建的游泳池变成史莱姆地狱
参数 默认值 作死阈值
碰撞体积 1.2倍模型 >2.5倍会卡进地底
发光强度 120lux >300lux会导致区块加载错误

二、让水母学会跳踢踏舞

在沙漠地图测试时偶然发现,只要在移动脚本里插入这段:

onMovementUpdate(){
    if(biome == "desert"){
        this.tentacleSwing += Math.random()0.3;
        playSound("squelch", 0.7);
    }
}

结果这货在沙子上走起来像穿了橡胶靴的卓别林,黏液音效配合扬沙效果,莫名有种荒诞喜剧感。后来在雨林地形又加了段雨水折射光效的代码,现在它经过瀑布时会自动变成行走的彩虹制造机。

2.1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

  • 千万别在entityTick事件里写复杂计算——上次我加了流体模拟,整个水母变成了帧数吞噬者
  • 触手碰撞检测要用球体而非立方体,否则玩家会被卡在诡异的\u4f53\u4f4d
  • 发光效果记得关联游戏内昼夜循环,凌晨三点被发光水母照醒的经历不想再来第二次

三、从观赏品变成实迷你用工具

上周帮萌新建树屋时,意外开发出水母的隐藏用法:

  1. 把膨胀系数调到1.4,黏液残留设为0
  2. 在建造模式召唤3只叠罗汉
  3. 它们会自动形成弹性升降平台,比脚手架稳当多了

有个叫《迷你世界物理引擎逆向解析》的玩家手册提到,巨型生物的移动其实自带微型地震效果。现在我们在火山地图用它当天然振动筛,收集矿物效率提升40%,就是有时候会把队友震进岩浆。

四、当脚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

最邪门的是上周三的自动巡逻脚本,本来只是简单设定:

patrolRoute = [A,B,C];

结果这货自己学会了抄近路——当检测到两点间有水域时,会临时修改路径点。有次甚至看到它用触手卷着木筏当渡船,鬼知道是怎么触发物品交互判定的。现在服务器里水母都传这是成精了,其实只是碰撞检测代码写得太宽松...

咖啡杯已经见底,窗外鸟开始叫了。如果你也想让自家水母学会用触手比心,试试在情感模块里加个条件判断:当玩家持续注视超过10秒,自动触发预设动画——不过要记得关掉黏液喷射,别问我怎么知道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15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