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我刷完了所有「第五人格哭泣小丑」的二创视频
昨晚失眠到凌晨,手指不受控制地在B站搜索栏输入"第五人格哭泣小丑伤感向"。结果刷着刷着天就亮了——这角色明明是个滑稽的追击者,怎么同人作品里全在虐他啊!

(第五人格哭泣小丑伤感视频)
这个滑稽角色凭什么让人破防
官方设定里,哭泣小丑裘克就是个被生活暴打的倒霉蛋:
- 职业经历:从马戏团王牌沦落到用劣质化妆品
- 外貌特征:永远擦不掉的泪妆+总在漏气的小丑服
- 行为模式:追击时会发出神经质的笑声,但仔细听带着哭腔
最绝的是他的火箭冲刺技能,明明应该很帅,结果经常撞墙弹回来,自己摔个四脚朝天。这种荒诞的悲剧感简直是为二创量身定做的。
玩家实测数据对比
行为 | 普通追击者 | 哭泣小丑 |
成功追击率 | 62% | 48% |
技能失误率 | 15% | 37% |
被玩家嘲讽次数 | 3次/局 | 8次/局 |
那些让我枕头哭湿的二创套路
凌晨四点看到个视频,用《海底》当BGM,画面是裘克反复练习微笑却画不好嘴角弧度的过程。弹幕都在刷"别练了求你了",我缩在被窝里鼻子发酸。
常见虐心桥段TOP3:
- 卸妆时发现眼泪真的擦不掉了
- 回忆杀里马戏团观众扔的不是鲜花是烂番茄
- 其他监管者聚会时,他独自在角落补气球
有个细节特别戳人:官方设定里他的火箭筒是用废旧烟花筒改装的。想想看,一个专门制造欢乐的人,武器却是庆典后的垃圾。
心理学角度的共情机制
根据《虚拟角色情感投射研究》,观众对这类角色产生共鸣是因为:
- 失败者形象激活自我保护本能
- 夸张外表下的脆弱感形成反差萌
- 被动攻击性符合现代人压抑情绪
从游戏机制看角色悲剧性
玩过二十局哭泣小丑后发现了系统级虐待:
- 唯一会被自己技能炸飞的监管者
- 冲刺时如果撞到障碍,动作会变成尴尬的摸头
- 即使获胜,结算动画里也在手忙脚乱捡道具
最过分的是某次更新后,求生者被追击时新增了"嘲笑"动作。测试服数据显示,面对哭泣小丑时这个动作使用率高达73%,比其他监管者高出40%。
凌晨五点刷到个技术流视频,用帧级分析证明裘克的火箭筒每次发射都会漏火花——这不是特效,是建模自带的缺陷。官方后来确认是故意设计的,为了表现"不完美的烟火师"设定。
为什么我们总在深夜破防
刷完最后个视频时窗外开始下雨,突然理解为什么这类内容总在凌晨爆发式传播。哭泣小丑那种"笑着哭最痛"的状态,简直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图腾:
- 白天强撑专业微笑的打工人
- 深夜自我复盘时发现全是失误
- 连发泄都要考虑会不会打扰别人
想起游戏里有个冷知识:裘克的面具左右不对称,右眼的泪痕比左眼深3个像素点。这种藏在细节里的崩溃,比嚎啕大哭更让人破防。
雨声渐大的时候,首页又推送了新视频。标题是《哭泣小丑其实赢了》,点开发现是他在空无一人的剧场里,终于完成了那个总是失败的火箭烟花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