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站:锈迹斑斑的船舱与破碎的航海日志三十年
当我踩着吱呀作响的舷梯登上黑鸦号时,咸腥的海风里裹着股腐木味儿。这艘三十年前在百慕大三角消失的货轮,此刻像条搁浅的钢铁鲸鱼,船身爬满藤壶和铁锈,甲板上还留着半干的墨鱼触须——它显然刚在海上漂了不止一天。

在驾驶舱翻到半本航海日志,被海水泡胀的纸页上,船长帕克的字迹潦草得吓人:「3月17日,风暴来了,但影子比风暴更快...」后半截纸被撕掉了,裂口处粘着片暗红货舱色结晶,像干涸的血珠。
关键线索清单
- 航海日志残缺页:3月15日-17日记录中断
- 暗红色结晶:经检测含高浓度血红蛋白
- 驾驶台罗盘:指针定格在215°方位
第二站:船员舱室的秘密与诡异的血迹
下层船舱的门把手结着盐霜,推开时带落一堆海蟑螂。八间船员舱里有五间保持着使用状态,枕头底下压着泛黄的相片——全家福上的小男孩,现在应该都当爷爷了。
最里间的床铺下藏着个铁盒,里面是七枚9mm弹壳和半管蓝色药膏。药膏标签印着「斯托克海洋生物研究所-03号样品」,生产日期是1988年,也就是黑鸦号失联前两个月。
舱室编号 | 发现物品 | 异常现象 |
C-3 | 撕碎的圣经内页 | 墙上指甲抓痕深达2mm |
C-7 | 防毒面具残片 | 地板有灼烧状孔洞 |
第三站:船长室的密码锁与失踪的货物
船长室的黄铜门把手上挂着把老式密码锁,我试着输入帕克船长的生日「0419」,锁舌弹开的瞬间,海风突然灌进来吹散了桌面的灰。货单第三页用红铅笔划着重线:「12箱特殊样本,恒温保存,接触海水立即销毁」。
保险柜里躺着本《北大西洋潮汐图谱》,翻开第215页——正好对应罗盘方位——夹着张泛蓝的底片。对着舷窗光看,是十几个密封舱在货舱滚动的画面,有个舱体的玻璃上贴着「活体样本勿触」的标签。
时间线梳理
1988.1.5 | 黑鸦号自利物浦启航 |
1988.3.14 | 最后一次无线电联络 |
2023.6.7 | 渔船在马尾藻海发现该船 |
第四站:无线电室的求救信号与未发送的信息
无线电操作台积着层死海螺壳,我戴着橡胶手套按下发报键,磁带突然自动回卷。带着电流杂音的男人声在寂静中炸开:「它们活了!上帝啊这些蓝色玩意儿在吃船...帕克说要炸了货舱...」接着是声金属扭曲的巨响,录音戛然而止。
在发报机缝隙里找到截铅笔头,笔杆刻着「给汤米-十岁生日快乐」。想起船员舱全家福背面写的「给我勇敢的小水手汤米」,突然明白为什么C-3舱室的抓痕集中在1.2米高度——那正是十岁男孩的指甲能够到的地方。
第五站:引擎舱的异响与最后的真相
顺着铁梯往下爬时,手电筒光束里闪过道蓝影。引擎舱地板上散落着二十几个破碎的玻璃舱,舱壁残留着某种黏液,在紫外线灯下泛着磷光。角落里有个被暴力破坏的铁笼,栅栏钢筋的弯折方向...居然是朝外的。
当我用镊子航海日志夹起片蓝色鳞状物时,头顶突然传来重物拖拽声。握着手电筒抬头瞬间,瞥见通风管里闪过团凝胶状的物质,带着和三十年前药膏同样的刺鼻气味。它移动时发出湿漉漉的声响,就像有人在甲板上拖着一整网兜的活章鱼。
后来我在船艏找到了焊死的货舱门,透过观察窗能看到十二个空支架。海警赶来时,我正对着《斯托克研究所事故报告(1989年密级文件)》发怔,报告第7页用加粗字体写着:「03号样本具强腐蚀性与拟态能力,极端环境下会进入假死状态」。
夕阳把甲板上的铁锈染成暗红色时,我最后望了眼货舱。防浪阀的缝隙里卡着缕海藻,在暮色中泛着诡异的蓝光,随波浪起伏的节奏轻轻颤动,像是某种生物在呼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