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秋后做好这七件事,健康过冬不用愁
清晨推开窗,凉风卷着几片枫叶溜进屋里,才惊觉处暑已过。街角糖炒栗子的香气混着桂花甜钻进鼻腔,提醒我们又到了要跟身体"签健康协议"的季节。

(如何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迎接秋季健康主题日?)
一、给肠胃换张秋日菜单
楼下张阿姨昨天送来一筐自家种的秋梨,咬下去汁水四溢,喉咙顿时清爽。老话说"秋吃白,冬吃黑",这时候最该给餐桌添些温润角色。
1. 滋阴润燥三剑客
- 银耳羹:加点枸杞和冰糖,睡前炖一盅
- 莲藕排骨汤:加点陈皮去油腻
- 杏仁露:市售的选无糖款,自己磨更香
宜多吃 | 秋梨 | 山药 | 南瓜 |
要少吃 | 西瓜 | 冷饮 | 油炸 |
2. 暖胃早餐新组合
把冰牛奶换成五谷米浆,便利店饭团换成小米粥配水煮蛋,周末不妨试试老北京的炒肝配烧饼,热乎乎下肚才有底气对抗晨寒。
二、跟着太阳调整生物钟
我家楼上李叔最近总念叨"春困秋乏",其实这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要换作息表了。
1. 早睡早起有讲究
- 比夏天提早1小时上床
- 起床后先喝温水200ml
- 晨练改到太阳完全升起后
2. 午间充电小技巧
公司午休时别急着刷手机,试试12分钟冥想或敷个蒸汽眼罩。记住午睡别超半小时,否则晚上又该数羊了。
三、运动要像洋葱穿衣法
公园里晨练的张大爷有句话说得妙:"秋天运动要学打太极,外松内紧,层层递进。"
运动类型 | 频次 | 注意事项 |
慢跑 | 3-4次/周 | 佩戴护膝 |
八段锦 | 每日晨练 | 注意防风 |
1. 户外运动黄金时段
把夜跑改成下午4-6点,这个时段肌肉弹性最好。记得带件防风外套,出汗后马上披上。
2. 室内锻炼新玩法
- 跟着直播跳五行健康操
- 办公室做靠墙静蹲
- 睡前足底滚网球3分钟
四、心情要像秋日晴空
前天下班看见隔壁小姑娘蹲在银杏树下捡叶子,说是要做成书签。这份闲情,正是对抗"悲秋"的良药。
1. 化解秋愁三件套
- 周末去郊区摘柿子
- 养盆金边吊兰在办公桌
- 每天写下三件开心小事
记得《黄帝内经》里说"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",与其闷在家,不如约老友去泡温泉。氤氲热气里聊聊天,什么烦心事都蒸发了。
五、给免疫力上份保险
药店王医师总提醒街坊:"白露不露身,寒露不露脚。"除了添衣,还有些增强抵抗力的妙招。
营养补充 | 维生素C | 锌元素 | 益生菌 |
食物来源 | 鲜枣 | 牡蛎 | 发酵酸奶 |
1. 穴位\u6309\u6469小秘诀
每天按揉足三里(膝盖下四横指处)和合谷穴(虎口位置),每个穴位顺时针转36下,比喝姜汤还管用。
六、皮肤养护要换季
闺蜜总抱怨秋天化妆卡粉,其实是她没及时更换护肤品。记住这三个要点:
- 把清爽乳液换成滋润面霜
- 每周做蜂蜜燕麦面膜
- 洗手后马上涂护手霜
七、体检清单要更新
社区医院每年这时候都排长队,建议大家重点检查这些项目:
- 呼吸道疾病筛查
- 骨密度检测
- 流感疫苗注射
秋风掠过阳台的风铃,叮咚声里飘来糖炒栗子的焦香。顺手把薄毯换成珊瑚绒的,给保温杯添两颗红枣枸杞。健康生活从来不需要惊天动地的改变,就像这个季节,不知不觉就换了模样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