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富汗内战的裂痕:1992年那场被遗忘的混战
如果你问一个阿富汗老人“1992年发生了什么”,他可能会沉默很久,然后指着远处倒塌的墙壁说:“看,那上面还留着火箭弹的刮痕。”这个中亚国家总被贴上“帝国坟场”的标签,但鲜少有人真正了解,在苏联军队撤离后的真空期,那些高举不同旗帜的抵抗者们如何把枪口转向了自己人。

导火索在十年前就已埋下
1989年2月15日,最后一批苏联坦克驶过阿富汗-乌兹别克边境的友谊桥时,喀布尔街头还有人挥舞着纳吉布拉政府的旗帜。这个被莫斯科扶植的总统不会想到,三年后自己会像动物一样被拴在皮卡车后拖行示众。
苏联留下的危险遗产
莫斯科在撤离前做了两件矛盾的事:给纳吉布拉政权留下了价值10亿美元的军火,又默许圣战者组织在巴基斯坦边境自由活动。这就好比在火药库周围点燃了一圈篝火——西方记者当时拍到了成箱崭新的AK-74步枪被随意堆在难民营里,孩子们拿着比自身体重还重的火箭筒当玩具。
- 1989年3月:白沙瓦协议破裂,七派抵抗组织开始互相攻击
- 1990年6月:纳吉布拉军队中出现大规模逃兵潮
- 1991年12月:苏联解体,莫斯科停止每月1.5亿美元的援助
喀布尔的四月围城
1992年4月16日清晨,守卫喀布尔机场的政府军突然发现无线电静默了。他们不知道国防部长已经带着卫队投奔了马苏德——这位后来被称为“潘杰希尔雄狮”的指挥官,此刻正用缴获的T-62坦克对着自己昔日的军营开火。
权力真空中的众生相
派系 | 控制区 | 外部支持 |
纳吉布拉政府军 | 总统府周边3公里 | 零星的印度物资 |
马苏德部队 | 北部战略公路 | 法国特工的卫星情报 |
希克马蒂亚尔武装 | 东部武器库 | 巴基斯坦军方的火箭弹 |
在喀布尔大学教世界史的哈桑教授告诉我:“有天早上我打开门,发现门口站着两拨士兵都在收‘保护费’。他们肩章不同,但手里的冲锋枪都是苏联制造的。”
混战中的平民求生记
国际红十字会1993年的报告显示,仅1992年夏天就有超过1.2万平民死于巷战。更致命的是水电系统瘫痪后爆发的霍乱——在darulaman区,人们用被炮火炸弯的路牌当担架运送病人。
- 面包价格暴涨400倍,面粉袋上印着美国和沙特标志
- 医院走廊躺着不同派系的伤员,医生偷偷交换他们的血浆
- 古董店老板用15世纪的细密画当燃料煮茶
被改变的地缘格局
当联合国特使塞万在\u4f0a\u65af\u5170堡的豪华酒店里斡旋时,没人注意到有个叫奥马尔的独眼宗教学校校长正在坎大哈集结人马。这场混战意外催生了两个产物:横跨中亚的毒品走私网络,以及后来震惊世界的\u5854\u5229\u73ed雏形。
战争遗产与未愈的伤疤
今天的喀布尔博物馆里,还陈列着被火箭弹削去半边的巴米扬佛像\u590d\u5236品。出租车司机阿卜杜勒说他父亲参加过四次不同派系的军队,“每到下雨天,他膝盖里的弹片就开始唱歌”。
英国记者Jason Burke在《阿富汗战争密码》里写道:1992年的混乱证明,当所有人都是胜利者时,结局只能是全民皆输。或许这正是历史的黑色幽默——那些为自由而战的枪口,最终都对准了渴望和平的普通人。
(本文参考了Ahmed Rashid《\u5854\u5229\u73ed》、Barnett Rubin《阿富汗现代史碎片》等文献资料)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