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123极速浏览器深度体验报告:快是真的,但也有槽点?
上个月被同事安利了这款号称"内存占用比Chrome少70%"的浏览器,作为每天要开30+网页的广告从业者,我决定拿它当主力工具实测两周。先说结论:它确实救活了我那台2018年的老款MacBook Pro,但某些细节让我半夜抓狂到想摔鼠标...

一、初见面:这个极简界面有点东西
安装包只有78MB,比隔壁Chrome的165MB瘦身成功。第一次启动时,复古的浅蓝色图标让我想起十年前的QQ浏览器,但实际界面倒是很清爽。
1. 新手引导藏着小心机
没有弹窗广告这点好评,但设置向导里藏着三个关键开关:预加载引擎、智能内存回收和视频悬浮窗。实测开启后刷B站时,后台网页的内存占用确实从420MB降到了280MB左右。
- 工具栏默认隐藏了书签栏(需要右键调出)
- 地址栏整合了搜索引擎切换按钮
- 夜间模式会连带调整网页底色
二、速度实测:老电脑的续命神器
用Speedometer 2.0跑分时,三个场景对比让我惊掉下巴:
测试项目 | Chrome 115 | 123极速版 |
启动冷加载 | 4.2秒 | 2.8秒 |
50个标签页恢复 | 卡顿12秒 | 流畅切换 |
4K视频拖拽 | 缓冲3次 | 零卡顿 |
1. 网页加载玄学时刻
访问常规网站确实快,但遇到某些国外技术文档站(比如MDN)时,加载速度反而比Chrome慢1-2秒。技术支持回复说和"DNS预读取策略不同"有关,建议手动修改dns为8.8.8.8。
2. 视频党狂喜的功能
- B站4K视频默认开启AV1解码
- YouTube字幕自动翻译存活率100%
- 爱奇艺的弹幕不会突然消失
三、内存管理:是神话还是套路?
开着Photoshop和Final Cut Pro的情况下做了个极限测试:
- 同时打开15个石墨文档+20个figma设计稿+5个B站视频
- 内存峰值达到8.3GB(Chrome同样场景11.2GB)
- 但后台自动休眠机制会误杀微信网页版
有个隐藏技巧:在地址栏输入browser://memory-saver可以手动锁定重要标签,避免被系统回收。
四、那些让人血压飙升的瞬间
用了一周后,我在备忘录里记下这些奇葩遭遇:
- 周六凌晨改方案时,谷歌文档突然提示"不支持的浏览器"
- 导出历史记录时,日期显示全部变成1970年1月
- 插件商店里搜不到Grammarly
- 触控板双指后退经常失灵
五、适合哪些人尝试?
根据《2023移动办公设备调查报告》,三类用户可以考虑:
- 还在用8GB内存设备的钉子户
- 需要常开视频会议的自由职业者
- 讨厌浏览器自带新闻推送的极简主义者
不过如果你是Chrome生态深度用户(比如我每天要用5个谷歌账号),迁移成本可能会让你崩溃——书签同步没问题,但插件数据全都要重新配置。
六、写在最后
现在这台老MacBook还在我桌上嗡嗡作响,但至少不用每隔两小时就要强制重启浏览器了。上周五下班前,我把123极速浏览器推荐给了做直播运营的学妹,她第二天发消息说:"哥,那个视频小窗功能简直是为带货直播间而生的!"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